被一聲“媽媽”觸動,照顧姐弟倆七年
2021-01-1209:12:54來源:齊魯晚報
姐弟倆跟侯媽媽非常親。
七年前,梁山人侯冬梅在一次公益活動中結識一對父親離世、母親改嫁的姐弟,孩子一聲“媽媽”觸動了她心底最柔軟的部分。七年來,侯冬梅把姐弟倆視如己出,隔三差五去照顧,“有我孩子吃的穿的,就有這兩個孩子的。”侯冬梅説,從孩子叫自己“媽媽”的那一刻,自己的心就跟這兩個孩子緊緊拴在了一起。2個多月前,縣城的房子拆遷,侯冬梅索性舉家搬到村裏租住,這樣可以更方便照顧姐弟倆。
文/片齊魯晚報·齊魯壹點 記者李從偉康巖
租住房和姐弟倆屋前屋後 有什麼事好照應
1月9日,梁山縣水泊梁山腳下的茶莊村積雪還未化盡,冬日的暖陽透出一絲絲暖意。
侯冬梅家堂屋裏火爐上的飯鍋呼呼冒着熱氣,臘腸的肉香慢慢四溢開來。侯冬梅拿出一副碗筷,盛了兩根臘腸就往不遠處的宋文兵家去了。
“媽媽,你來了。”看到侯冬梅,宋文兵立馬跑了過來。“真香。”宋文兵湊上前去,不時用鼻子聞着誘人的臘腸。聽到聲音,正在裏屋寫作業的宋雅菲也跑出來拉着侯冬梅的手叫了聲“媽媽”。侯冬梅深情地看着這對姐弟,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侯冬梅説,現在自己住的房子是去年10月份租的。自家梁山縣城的房子拆遷還沒分上房,需要在外邊臨時租房子。侯冬梅和丈夫意見一致,選擇了在宋家姐弟倆所在的茶莊村租下房子。
“之所以來村裏租房子,是因為離宋文兵家近,屋前屋後的,有什麼事也好照應。”去年11月份已退休的侯冬梅説,平時住慣了有暖氣的樓房,乍一住城中村平房還不適應,她便在租住的平房裏生起了火爐,還買了個小太陽取暖器。
輔導作業做飯洗衣 還給姐弟倆報夏令營
宋雅菲和宋文兵是一對姐弟,姐姐大弟弟兩歲。“媽媽”侯冬梅給姐弟倆送飯的場景,在不知情的外人看來,會以為是再正常不過的一家人。殊不知,在七年前,姐弟倆和侯冬梅還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。
2014年“六一”兒童節那天,當時還在東平湖管理局梁山管理局上班的侯冬梅抱着做公益的想法,參加了當地婦聯舉辦的與貧困家庭孩子結對子的活動。
活動中,侯冬梅結識了當時只有4歲的宋文兵,“他的父親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,母親在他出生後改嫁了,爺爺常年患有精神疾病,家庭重擔就落在了奶奶一人身上。”侯冬梅説,自己當時就是想幫幫孩子,也沒考慮那麼長遠。可宋文兵當場叫了她一聲“媽媽”,孩子這一聲呼喚讓她的心從此跟小傢伙緊緊地貼在了一起。“作為一名母親,那一聲媽媽深深觸動了我。”
結對子活動後,侯冬梅多了一份牽掛,一堅持就是七年。她隔三差五就帶些生活用品和孩子喜歡吃的零食趕去離家5裏外的宋文兵家,輔導作業、做飯、洗衣等成了她的“規定動作”。週末空閒,侯冬梅會帶着自己的孩子和宋文兵姐弟出去玩,暑假期間也會給宋文兵姐弟倆報夏令營,開闊孩子的視野。“別的孩子有的,我也想讓這兩個孩子有。”慢慢地,姐弟倆與侯冬梅的感情越來越近、越來越深。
姐弟倆懂事懂得感恩希望他們有個好未來
“俺這個妹妹,就是俺家的主心骨。”宋文兵的奶奶説,兒子去世,兒媳改嫁,自己的閨女在濟南工作生活,一年回不來幾趟,老伴又有精神疾病,如今家裏有啥事,特別是教育孩子的事,都跟侯冬梅商量,“這些年,這個家多虧了她”。
“侯媽媽是個慈祥的人。”有些靦腆、不大説話的宋雅菲小聲地告訴齊魯晚報·齊魯壹點記者,7年來,自己在侯媽媽的照顧下健康快樂成長。“我感謝我的‘媽媽’,她給了我和弟弟一個家,讓我們找到了缺失的母愛,她就是我的家人,是我的媽媽。”
讓侯冬梅感動的是,倆孩子特別懂事、懂得感恩,平時家裏種的菜都會給她送來一些。最近天氣冷,侯冬梅租住房子的水管凍住了,姐弟倆從家裏接了滿滿一桶水蹬着三輪車給她送來。
“我只想按照自己的內心去做事,儘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。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孩子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,長大之後有個好的未來。”侯冬梅説。